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國際化人才要自己培養 發明展台灣金厲害 然後呢 學術淪為市場,文憑成為商品 大學學費凍漲的六種方法



國際化人才要自己培養

台灣產學人才失衡,留不住優秀人才問題日趨嚴重,教育部為規劃具前瞻性與關鍵性的人才培育政策,去年7月籌組「人才培育白皮書指導委員會」,分成三組進行研議,並於日前提出人才培育白皮書專案計畫報告書,廣徵各界意見。

面對全球化趨勢,國際人才移動已成常態,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為大學教育重要任務。本次人才培育白皮書清楚揭示國際化目標內涵:博士生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及職場所延攬的對象、碩士生要具備在國際職場工作的能力、大學生要成為各國一流研究所想錄取的對象。

過去兩年來,政府關注人才議題,但集中於海外人才的延攬,此次人才培育白皮書已跳脫國外來的方是國際人才的迷思,確認人才要自己培養才是長久之道,其方向值得肯定,但成效端賴配套機制的設計與落實。

具體而言,國際化人才培育可朝以下方向規劃。首先,儘速調整頂尖大學目標,以培養國際級人才為主,而非追求世界排名。目前國內多所頂尖大學已進入世界百大排名,但畢業的博士生卻有失業的風險,這種矛盾的社會現象,教育主管當局應帶頭深刻檢討個中問題。我們所謂的頂尖卓越,應是有靈魂的卓越;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冰冷的數字、虛幻的排名,而應該是真正能培育出國際肯定的學者,讓社會看見希望,讓年輕人看到未來。

要提升國內博士生水準,需改變留學政策,重行調整教育資源配置。以教育部102年留學獎學金甄試為例,共計招考13個學群別、計200個以上學門,一般生預定錄取150名,獎學金期間最長二或三年,年支獎學金為1.6萬美元,投資不可謂不大。但能順利在國外一流大學完成學位並返國服務的比例並不高。未來應以選派國內優秀博士生為主,出國進修兩年以上,不僅可確定其學習動機,並能直接提升國內博士生達國際水準。

在國際專業人才部分,世界各國多以碩士為主。目前大學生欲攻讀碩士者眾,準備入學考時點逐漸提前,偏重學習專業課程,難以浸淫博雅教育,碩士班修習兩年,又要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無暇體驗出國交換。因此,許多碩士畢業生學業成績雖佳,但欠缺視野與國際移動能力。未來需調整學制,改採碩士五年一貫制,落實2+1+2制度,意即兩年博雅教育、一年出國學習、再加上二年專業教育,當可培養兼備博雅底蘊、國際視野與專業創新的人才。進一步若能輔以專業領域國際認證,更可與國外教育環境無縫接軌。

在大學部教育方面,需提升大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歷練,除了藉由通識教育的紮根,奠定思想全人的全球觀點外,更應透過第二外語的淬鍊,增進多元文化的包容,搭配交換、遊學、志工、實習的歷練,來擴展宏觀格局與視野。

至於在國際人才的內涵方面,更需均衡培養全球各區域的一流人才,深化各區域的研究與合作關係,回應國安、外交與經貿所需,避免將眼光隻集中在歐美。我國為出口導向的海島型經濟體,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深受國際政經情勢衝擊。面對東亞崛起、新興市場與金磚國家頭角崢嶸,我國更需培養多元國際人才,俾便在新一波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下,取得多邊經貿談判的話語權,搶攻關鍵戰略位置。

育才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國際化人才培育將為台灣開啟另一片國際揮灑天地,人才培育白皮書指出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教育部亟需對此有更積極的回應,舉凡高教資源的配置機制、適性教學的實踐方案、國際環境的形塑策略、多元人才的激勵誘因等都需儘快調整,特別是給在學的年輕人機會與舞台才是關鍵。

【2013/04/16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國際化人才要自己培養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833172.shtml#ixzz2QahUsoVg
Power By udn.com

 

發明展台灣金厲害 然後呢

  • 2013-04-16 02:01
  •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41600505.html
  • 【唐經洲】

 今年的莫斯科與日內瓦發明獎相繼落幕了,我們的代表選手不例外的又是獲得「全世界最多的金牌」,國內各大媒體競相報導。幾年下來,教育界的發明獎得獎如「團購」般的瘋狂,某些學校的得獎數目似乎都是等比級數的成長。然而,這現象背後有些問題值得思考。

 我曾經看過幾個家長因為得獎的問題而吵架,也看過因為得獎要發新聞稿,幾個參賽的老師熬夜通宵寫新聞稿。有錢的家長可以花昂貴的旅費與攤位費,為的就是那張英文字書寫的獎狀,能夠在十二年國教的超額比序項目中的「競賽成績」獲得高分。這種瘋狂參加國際發明展的現象,已經由一般大學逐漸滲透到我們的國中小學。這可能也是隨著各大國際發明展,台灣所創造出來的奇蹟吧。

 筆者同意創新與創意教學很重要,因為那是台灣由代工轉型到創新品牌必要走的道路,學校當然也必須要與產業合作,將學校內的知識加以利用,以創造更好的知識經濟。但是,這幾年的屢屢國際發明大獎得獎破紀錄,也隻能強調:破了歷年金牌數、參加人數超越過去、與一些特殊獎項(如特別獎)。然而,很清楚的,我們沒有辦法利用得獎的優勢將此創意商品提高其附加價值,或者落實到可以進入工廠量產。

 過去幾年的經驗,我也看到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特別值得教育界深思。國內所熟知的發明競賽,包含了著名的匹茲堡IPEX、紐倫堡NENA與日內瓦發明展,加上這幾年新成立的發明展如馬來西亞ITEX、俄羅斯Archimedes、韓國CIGIF、義大利Inventeco與波蘭IWIS,我的觀察是,即使是有歷史的發明展,善於推陳出新的國內與國際廠商幾乎不會參加,這是因為有些發明展雖然標榜國際性質,但經常隻是當地國內式的簡易商業市集的聚會,有時幾乎比國內任何一個在台北世貿中心的國際展覽還寒酸。

 這些發明展,參觀群眾多於買家。主辦單位,基於商業利益考量,也都是販售門票。這些競賽會向參賽者收取鉅額的攤位費,這點令我不解,畢竟我們這些發明應該是有商品化的機會的,我們付出了高額的攤位費用,但卻還要卑微懇求主辦單位給與一些獎項。

 這種情境與過去幾年高等教育強調的SCI,似乎是有點雷同的。國科會或教育部編列了大量的經費鼓勵研發,而證明研發的量化指標就是發表SCI論文。但是,這些論文大多依據外國學術單位喜好而研發,不一定適合我們國內產業所需。幾十年下來,這些針對外人喜好的研發經費由我們自行埋單,連發表論文也是要支付印刷費,最後也隻能卑微的拿SCI點數來升等或者是求取畢業。

 近年,各國的主辦單位也很了解台灣團體的目的,因此會「體諒」台灣團體的需求,也就是,我們所要的是「獎項數目」,並非「商品訂單」。加上我們參加發明展都需要「靠行」,也就是大家都會依附在某些協會的運作之下,單獨報名經常是不可以的。更不幸的是,各個國家的發明展,早就被不同的發明協會所「分工」,不同國家的發明展,就是各個發明協會賴以維生的金雞母,合作困難,私下競爭當然避免不了。

 我們還是要感謝智慧財產局與教育部的大力協助,應該要「繼續予以鼓勵」參加國際發明展,畢竟我們要追求的是量變後的質變。這篇文章的意思也不是要推翻家長或公司參與國際發明展的雄心壯志;能夠帶著勇氣與表達能力出外與人溝通,這點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加強的。但我由衷的希望發明展的作品可以與國內的經濟發展與創意教育更加緊密的結合,畢竟我們是一個沒有資源的國家,任何投資都需要更加小心。

 (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

 

 

社論-學術淪為市場,文憑成為商品

  • 2013-04-17 02:01
  •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41700330.html
  • 【本報訊】

 邇來社會各界為人才出走、大學畢業生拿22K月薪等「學用落差」問題,議論紛紛,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已經是多年來盤根錯節、糾葛難解的問題。然而,始作俑者教育部難辭其咎,而且這是歷任部長的「歷史共業」,應先究查原因,再求解決之道。

 先從當前學術界問題談起。若向各大學的教學、行政人員訪查,大概八九不離十,會把問題矛頭指向大學評鑑制度。大學評鑑的立意良善,然而「橘逾淮則為枳」,大學評鑑的要求讓大學教育品質因評鑑而走味,實為始料未及。

 大學評鑑要求受評鑑學校教師有SCI、SSCI、TSCI等專業學術論著,原本目的在於鼓勵大學教師戮力於專業,然而卻也導緻大學教師為求生存,以研究為重,忽略了大學作為教學機構的初衷。於是評鑑項目又增加了教學品質項目,從而對大學教師的要求,說好聽是要研究與教學並重,但在執行上仍是研究為先,因為研究論著的發表篇數可以數量化,但教學品質卻難客觀衡量。而且,評鑑的權重仍以研究較高,因而專任教師的續聘及升等也以研究成果為主要考量,從而教師們投注在教學上的心力就相對減低,學生得到的教育品質也就難免打折扣了。

 在學生方面,由於少子化的緣故,家長們無論如何都想讓孩子讀大學,以免「一人輸,全家沒面子」。因而捨技職學校,拼命往大學擠;教育部也「順應民情」,多年來一直開放技職、專科改制大學,導緻大學供過於求,甚至指考分數7分、14分都有大學可以唸,結果台灣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率遠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諷刺的是,任何國際評比,隻要將「國民受高等教育比率」納入衡量項目時,台灣的受高等教育人數比率即有助於排名美化,成為教育部多年來炫耀的「政績」。

 除了大學評鑑對教師的影響外,大學生本身生活多采多姿,大都沒把課業作為主要的學習重點。雖然多元化的生活體驗,以廣義的教育而言,也有益於學生,然而大學生舉辦新生露營、系學會球賽、跨校活動等都成為請公假的「正當事由」,一學期才18次上課,這些活動就占掉了1/3至一半的上課次數,這樣的學習,能培養出多少的專業競爭力,自然也讓人質疑。大學畢業拿22K薪水,雖然學生覺得委屈,但對雇主而言,給予訓練還得付錢,22K的「在職訓練津貼」也不算低了。

 如果大學部拿培養「通才」為由,作為產生「學用落差」的藉口,則強調專業研究的研究所,理當培養出具有專業競爭力的人才。事實上卻不然,教育部多年來陸續開放研究所設置的結果,學術圈內自嘲「博士滿街走、碩士多如狗」。每年大量「製造」博士、碩士,人數氾濫是「量」的問題,專業能力不足則是「質」的問題,這方面更令人擔憂。

 放眼國內實況,由於研究所過多,為了招到好學生、招到足夠學生,碩士班的入學,「搶學生」情況已十分嚴重。在搶好學生方面,各個名校故意安排推甄、考試的日期,與他校互相「撞期」,讓學生隻能選擇其一;初試之後,更要錄取學生報到、切結,不讓到手的學生流至他校。至於比較不具名氣的學校,為了招足學生,不但其推甄與考試日期必須早於名校,備取名額常是錄取名額的數倍,以免錄取學生同時考上其他學校而不來。此外,各研究所搶到學生之後,為了避免因對學生要求嚴格「口碑」不好,影響未來招生,因而有些碩士論文幾乎不如大學生的期末報告,但其成績卻少有低於90分以下者。

 博士班方面情形更為嚴重。由於「失業博士滿街走」,許多研究所的博士班,為了招足教育部規定的最低名額。早已免掉入學筆試,美其名為書面甄試,事實上幾乎來者不拒。目前會就讀國內博士班的,大都是已無畢業後就業壓力的現職軍公教人員。對他們而言,拿到文憑可以晉級、加薪,「投資」一些時間與學費,其「報酬率」絕對劃算。因而部分研究所的博士班遷就學生,主要上課時間改在周末及晚間;學科考試淪為形式,或是減少考試科目,而以其他方式代替,且將博士論文的要求水準降低,方便學生順利取得學位。其結果,研究所彷彿就是博士文憑製造廠,學術淪為市場,文憑成為商品。這樣的最高學歷能造就什麼人才?

 因此教育部目前的要務,不是「人才白皮書」,那是國發會的工作。教育部應該痛定思痛,訂定「高等教育改革計畫書」,從大學部開始,直到碩士班、博士班,都應徹底改革。大學評鑑應大幅修訂,讓教師認真教學,也讓大學生不再隻是「由你玩四年」;碩士生要能寫出最起碼的研究論文;博士班更應大幅裁撤,尤其歷年來博士生隻靠現職軍公教人員充場面、「販售」文憑的研究所,其博士班都應裁撤。要之,為了台灣長遠發展,執政當局切勿任由學術淪為市場、文憑成為商品的情況,再繼續惡化下去了。

 

 

大學學費凍漲的六種方法

  • 2013-04-17 02:01
  •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41700496.html
  • 【戴伯芬】

 近來大學學費調漲問題,再次成為學生、教師以及家長團體爭議的議題。以目前教育部鬆口的二階段大學調漲幅度,第一階段自一○三年開始,公立大學漲幅六%,粗估公立大專院校每年可以增加七.六億;一○四年之後第二階段在以經濟成長率來考量,如超過三%,不分公私立最高可調整五%,初估公私立大學合計可以增加二十八億元的教育經費。

 這二十八億的經費缺口真的隻能從薪資凍漲的父母口袋中掏出來嗎?有沒有辦法開拓其他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教育經費來源?高教工會發現其實有六種方法可以讓大學學費不必調漲。

 第一,檢討五年五百億經費。依據第一期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畫補助的成果,隻有台大排名略有進步,其他學校的排名大多沒有起色,坐領的七十億預算用以補貼所有大學學費已經綽綽有餘。

 第二,砍教育肥貓。根據立法院非正式的統計,退休官員與公立大學教師轉任私校領取雙薪的人數已經在短短二年從一三五一人增加到二五○○人,保守估計每人每年溢領一百萬薪資。如果配合年金制度的調整,砍教育肥貓就足以讓公立大學的學費凍漲。

 第三,立刻終止所有大學蚊子館的興建。從二○○六年開始,全國大專院校的校舍面積大幅擴張,成長率高達十二%,校地面積則成長十四%。以審計部的標準營建經費每平方公尺三萬元,保守估計公、私立大學近六年的校舍工程經費竟高達七八○億元。日前已傳出公立大學校長涉入工程弊案,未來因應少子化的危機,如不立即停止大學大興土木,未來各校將出現浮濫徵收的幽靈校地以及大學蚊子館。

 第四,重新開徵教育捐以及資本利得稅。九十一年度的財政劃分法修正,刪除了房屋稅率、娛樂稅附加教育捐,也減少了地方教育財源。高等教育提升讓企業主不需增加任何勞動成本即可取得更高的人力資源,再加上薪資凍漲,更讓兩岸薪資水平逐步拉近,製造了台灣嚴重的青年貧窮階級。課徵教育捐以及資本利得稅不但可以增加全國教育預算,也可以平衡居住正義、增進社會分配正義。

 第五,減少百分之一的國防經費預算。目前國防預算約有二千億,在兩岸日益和平交流氣氛下,增少百分之一的軍購經費,可以增加二百億的教育預算,不但學費不必上漲,私立大學的學費還可以調降十五%。

 第六,停止核四興建,原本擬增列的五百億預算可以做為教育經費使用。

 雖然教育部已宣稱學費非漲不可的政策,但是以上六種增加高教財源的方法。不論是要求高教體制重來檢討內部顢頇的經費結構,杜絕浮誇不實的資源浪費,或者從外部的財稅改革、減少軍購或核四的公共預算調整,都比教育部目前片面宣布的調漲學費政策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也會讓臺灣民眾對於政府財政改革的決心更加有感。

 (作者為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